close

取自三十七道品--證嚴法師著     來自台大獅子吼站精華區- 三十七道品講義證嚴法師

http://cbs.ntu.edu.tw/gem.php/fpath=gem/brd/Buddhism/B/F00100MB&num=15

 

 

 

要入佛門決對不可欠缺「信」,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
,有「信」才能產生力量,有了這股力量才能成就我們的道業,所以我們必
定要以「信」為入門根基。

    但是「信」一定要「正信」,若是稍有偏差則容易誤入歧途,走上邪道
,入了邪道就有邪思,有邪思就有邪行;所以若要心無邪念,就必須避免接
受偏邪不正的道理,以免做出惡行。

    很多人對正確的佛法還不了解,他們所謂的「信仰」就是見「神」就拜
,見「公」便磕頭,不論是什麼神、鬼、公、婆‧‧‧‧‧‧,凡是拿香拜
拜的,他們都將其納入佛教;因此常常在邪、正的十字路口徘徊,不知所從


    有一位高級知識份子,他是個醫生,常常為病患看病,他跟我說:『有
一個患者在某家醫院看過病之後,跑來我的診所讓我醫治,我幫他急診後,
他就離開了。但是過了兩個鐘頭以後,他又跑回來跟我說他已經去問了某某
公,並指示他一定要來讓我治療。』那麼這位醫生信以為真,以為他所信的
某某公、某某婆非常庇護他,還會指點患者到他的診所來看病,所以無比興
奮。

    連知識份子都分不清公、婆、神、鬼‧‧‧‧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佛教,
只因為有人去占卜問卦,碰巧卜中他的名字,使這些患者都來找他看病,他
就認為某某公非常照顧他,更以為這是由於自己平時虔誠地信奉,所以才有
神通感應。像這種情形,他的思想與精神都會永遠在那裏盤旋逗留。所以我
昨天就對他說:『真可惜啊!雖然你是一個知識份子,卻沉淪於鬼道之中,
實在太可惜了!你若再繼續下去,必定會迷惑不能自拔。』

    他聽我說了這幾句話,眼睛睜得大大地說:『咿!師父啊!你所說的話
,我已經深深體會到了,因為我有時後受到某某公、某某婆的指點,連頭腦
都轉不過來了。我現在已經開使迷惑,難道我將永遠依靠這些公、婆、神、
鬼來指示嗎?目前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去占卜問卦才能安心,才敢放手去做,
而且動不動就緊張兮兮、惶恐不安。如今我才恍然大悟。』

    諸位,同樣是信,假使我們的思想稍有偏差,就不能在正、邪之間,清
楚地分辨何者為正確的道路,那麼,我們的精神、思想、心理狀態,就永遠
會停留在迷圖中,無法找到出口繞出來。所以我們選擇一個正確的信仰是非
常重要的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□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寧 願 無 信 也 莫 「 邪 信 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□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    人不能沒有宗教信仰,一個人若沒有宗教信仰,就好像在茫茫大海中一
隻漂流的舟船,沒有指南針,不知何去何從。若是在風平浪靜時,還覺得平
安無事,一旦遇到狂風暴雨,沒有指南針指示方向,分不清東西南北時,就
會經懼惶恐,不知所措。所以我們在茫茫人海中,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宗教
信仰;如此,即使突然遇到危險或坎坷的環境,仍然能夠莊敬自強,處變不
驚,在茫茫無際的驚濤駭浪中,穩固地掌握住人生之舵,認清方向,即能平
安地渡過人海的風浪。

    所以,信仰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同樣是信仰,卻有不同的目標,現在的
社會,人心非常複雜,有許多迷惑人心的教團,我們若不能選擇事理究竟圓
滿的宗教,也是一樣會迷失,無法走出邪道,趨向光明正大的康莊大道。所
以我常常說,「無信」與「迷信」兩者
寧願「無信」也不要「迷信」。
信的人,心中對宗教全無概念,一片空白,只要用理事圓融的道理來感化他
,就能使他依正道而行;就像一張潔淨白紙一樣,寫上端正的字體,則字字
分明、清析可見。若是迷信的人,他已經誤入歧途,即使以正信去教育他,
他的心仍迷惑不清,徘徊不定。


        現在出現許多非正信的宗教,也就是沒有究竟教法的新教團。若有人想
要入教,就必須立願發誓,例如說:『我既然入教,就必須遵守教歸,否則
會遭‧‧‧‧責罰』等等,各種毒誓。如此,他的心理就會受到束縛,儘管
他知道自己的信仰並非真正究竟的宗教,而且已了解佛教的教法是透徹、明
朗的真理,是人生正確的方向;但是他卻心存畏懼邪教毒誓‧‧‧‧‧。雖
然他非常崇仰敬重佛教的真理,卻不敢接近,這就是因為他的內心已經被迷
信所縛,無法自在解脫。

   
所以,我才常常說,與其迷信不如無信,無信的人接受了佛教的教理之
後,自然會萌發正念的道苗;而迷信的人,若要他轉迷入正,則必須再花費
一番工夫。因此我們一定要謹慎地選擇自己的信仰,不可因一念之迷而步步
皆錯。

 

    有一對年輕的夫妻到精舍來,他們是現今臺灣社會上許多大企業家的其
中之一。

    這對夫妻問我說,他們想入佛門,但不知入佛門的初步基礎。我就告訴
他們:『你們若想入佛門,首先在心靈上先要有正確的了解:佛教是生活化
的宗教,教育我們的精神,能淨化人們的心靈妙法,它能教導我們如何預防
自己心中存有自私不淨的欲念,這必須從個人的的修養做起,然後感化自己
的家庭,使社會和睦安詳,若能做到這些,就已經進入佛門的初機階段了。


    『最怕的是你誤以為佛法深奧難懂,而不敢去親近。佛教的深奧是後世
人為的,並非佛教本身的教理多麼深奧,因為佛陀在世時,他教導弟子也是
依照日常生活一切的行動準則,以及待人接物的道理為基礎。那為什麼現在
我們總覺得佛法很深奧呢?是因為它源遠流長,經年累月下來,由於人們對
其尊仰崇敬,難免有各種精深的描述。如此代代相傳,無非是要使眾生了解
佛法是無上的妙法,是高深的道理,然後眾生才會加以珍惜而保存下來。這
只不過是為了適應世人的心理,所以學者、專家才費盡心思,將簡易的道理
化為深奧的文字。事實上,若往上推溯到佛陀的時代,佛法並不是那麼深奧
的,而是真正平易近人、淺顯易懂的教育,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道理
而已。』

    最後,我又對他們說:『若能抱持著佛教是日常生活心靈教育的心念,
那麼你們進入佛之後,就自然能得到佛教的人生真理了。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uep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88) 人氣()